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神经内科 >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> 眩晕(头晕)
编号:13176194
挑刺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颈性眩晕临床疗效分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11月1日 《中国中医药信息》 2012年第11期
     2.2 安全性评价

    观察期间,未见不良反应及晕针现象,皮肤愈合后无遗留瘢痕及皮下硬结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中医学认为: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(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篇》),“上气不足,脑为之不满,耳为之苦鸣,头为之苦倾,目为之眩”(《灵枢·口问》),并有“无虚不作眩”、“无痰不作眩”等论述。如肝风上扰,清窍失宁;若痰气相搏,易上僭阳位,则蒙蔽清阳;中气虚陷,清阳不升,营血不能上承,清窍失养;遭遇风寒伤颈,客于经络,或屈颈劳作过度,以致经脉拘挛不舒,气滞血瘀,气血上行不畅,均可导致髓海不足,脑失所养而作眩晕。

    挑刺法是由古代“锋针疗法”和“半刺”综合发展而来,是治疗顽固疾病的一种外治法,在针法刺激量上属“强通法”类。挑刺疗病的机理为一种良性的物理刺激,挑刺在一定的穴位和反应点处,拨断一些纤维,放少许血液,可疏通经气、化瘀解痉,使代谢有害之物消除。颈百劳、新设穴位于颈部,百劳穴的解剖位置处于椎动脉起始端(即锁骨下动脉分出至入第6颈椎横突孔)附近,新设穴也位于椎动脉环枕段附近处,挑刺治疗后患者自觉眩晕、项强、头颈活动度有明显缓解,挑刺后TCD检测显示椎-基底动脉及大脑前、中动脉血流力学改善较电针更显著[7]。对颅内脑血管能产生持久的良性刺激,使血流灌注增强,脑有所养,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。结合辨证取穴施治,主辅穴位相配交替使用,可使经络疏通、阴阳平衡、气机畅通,恶心欲吐、胸闷身困或心悸气短或口苦等次要症状也随之而解。

    TCD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脑血管检测手段,使用方便,检测准确、可靠,通过测定流速和血管搏动状态,直接反映患者血流力学变化。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者认为,TCD能够直接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,重复性强,是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段。

    本观察结果显示,挑刺疗法对不同证型患者均具有较好疗效,尤以气滞血瘀型疗效最好;治疗后椎-基底动脉及大脑前、中动脉血流量均改善明显。表明挑刺法具有祛瘀解痉活络功能,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,且该方法操作简单,无不良反应,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,值得进一步研究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:

    [1] 中华医学会.临床诊疗指南: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:36.

    [2] 王永炎.中医内科学[M].5版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:117.

    [3]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.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:第一辑[S]. 1993:24-25.

    [4] 杨甲山.针灸学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8:420.

    [5] 黄友卫.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和BAEP检测[J].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,2010,19(3):188-189.

    [6]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.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[S].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1994:18.

    [7] 鄂建设,韩海波,李莎,等.挑刺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[J].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1,18(11):68.

    (收稿日期:2012-06-19,编辑:蔡德英), 百拇医药(鄂建设 韩海波等)
上一页1 2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神经内科 >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> 眩晕(头晕)